崇左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远古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 09:13:1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远古文化距今约80万年至公元前214年的文化。广西是远古时代人类活动的中心之一。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和活动遗址遍布包括左江流域在内的广西各大江河流域。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是百色市右江区大梅屯和百谷屯的距今约80万年的 古人类遗址,这些古人类所制造和使用的手斧闻名于世。

  虽然崇左至今还未发现距今80万年前、类似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但是,2008年5月18日,在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木榄山智人洞发现一件早期现代人下领骨化石,是迄今为止广西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可称为“崇左人”,比1958年在柳江县新兴农场发现的“柳江人”头盖骨化石还早5.1万年左右。证明11.1万年前已经有早期现代人在崇左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是具有世界性重大意义的考古发现。

  左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其他遗存。另一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即扶绥县东罗那法矿区人类牙齿化石,距今3万~2万年。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绿轻山矮洞出土打制石器,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绝对年代距今1万年左右。

  左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洞穴遗址。主要有龙州县弄岗自然保护区陇山片企鸟洞19号洞遗址,出土打制石器,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大新县歌寿岩遗址,挖出完整的绳纹夹砂陶器和磨制的石器多件。这些洞穴所见陶器有的完整,有的虽然破碎,但其火候都比较高,磨制石器也制作得比较精致,表明当时人类已过定居生活,除了从事原始渔猎采集经济以外,已经产生了原始农业。

  同这些洞穴遗址时代相当的有左江沿岸的贝丘遗址。主要有距今7000多年前的扶绥县江西岸贝丘遗址、扶绥县敢造遗址,距今9280~5700年前的江州区太平镇冲塘贝丘遗址、濑揣镇何村贝丘遗址,还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扶绥县那淋屯贝丘遗址。

  由以上情况看来,距今1_~7000年前,人类在左江流域的活动是广泛的,他们的经济生活还处在渔猎和采集阶段,生活水平相当低下。原始森林中的岩溶洞穴,大河两岸的滩涂阶地,是他们栖息的场所。他们与禽兽为伍,人山猎取飞禽走兽,采集植物的根茎叶果,下水捕捞鱼虾螺蚌,向大自然索取丰富的食物资源。由于一些遗址中有磨制石器和绳纹陶器出现,说明到后来,他们已有了原始农业活动,懂得种植谷物和伺养家畜,过着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尽管社会发展缓慢,但仍在不断进步。左江流域纬度低,终年气温高,雨水丰富,植物生长繁茂,动物繁殖也快,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也给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人类还在使用原始的木石工具的时候, 很难战胜茂密的森林和生长力极强的杂草开垦种植,农业发展受到客观限制。

  左江流域在经历了漫长的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时代后,进入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其主要标志是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遗址——大石铲的普遍涌现。左江流域以大石铲为特征的文化遗址主要有江州区吞云岭和扶绥县韦关两处。零星发现大石铲的地点很多。这种文化遗址除了出土大量的、形式多样的、制作精致的石铲以外,还有石斧、石镑、石锄、石犁、石凿等磨制石器伴出。表明当时的锄耕农业已很发达,进人了稻作文明时代,形成了稻作文化。由于石铲制作精致而又规整,有人推测当时已有一定的金属工具予以加工,或可能进人了铜石并用时代。经碳素测定,其绝对年代距今4700多年。在这类遗址还常常发现许多未加工成型的石器半成品和毛坯,有的遗址可能就是当时的石器制作工场。手工业已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石铲制作规整,打磨光洁,有许多显然不是实用品,加上排列有序,应是一种同祭祀活动有关的遗址。这些说明左江流域原始社会的制造工艺已达到较高水平。

  先秦时期至秦代的左江流域文化以先秦崖洞葬和左江岩画为代表(从战国延续至东 汉)。先秦崖洞葬遗址发现绳纹陶器、磨制石器等左江流域世居民族壮族的祖先骆越古民族创作了代表当时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左江岩画、青铜艺术。2009年下半年榜沙船在宁明花山岩画附近的左江水域出水的羊角钮铜钟,第一次印证了宁明花山岩画上的羊角钮铜钟图像,具有重要意义。还出水铜靴形钺、鎏金大戈等青铜器,是胳越人的青铜兵器、礼器。

  以上这些说明,左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很高水平,其中大石铲文化、花山文化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分享与传播崇左历史,让崇左人更了解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23 , Processed in 0.44716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