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柳州——四方来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6 15:02:2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族源于古代的华夏族。柳州之有汉族人居住,始于秦汉时期。较为准确 的判断,汉族人进入柳州至迟应在潭中县之时(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 历史上迁移到柳的汉族,“或以官而家焉,或以商而家焉,或以从军戾止而家 焉,或以垦植生产而家焉”(民国《融县志》第二编《社会》第一节《民族》)。 包括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在内的柳州移民类型,可分为军事型移民、政治型移 民(因仕宦、谪迁等政治因素以及改朝换代、战争、动乱等原因而滞居迁居地 者)和经济型移民(因从事农业生产、商业、手工业、采矿及其他经济活动而 迁移)等。

  唐代以来,外地移民迁居柳州的记载逐渐增多,汉族民众与土著少数民族 的往来也进一步加强。北宋皇年间,狄青率领20万军队进入广西平定侬智唐元和年间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石刻像。(摘自《柳州市情概览》)高起义,不排除事后有士兵留驻柳州的可能。定居于融安县桥板乡的罗姓人家, 即称其始祖罗兴德系随狄青“平蛮”到柳的。这一时期,因仕宦、躲避战乱等 原因而迁居柳州的外来移民也不在少数。汉族人的一支——“六甲人”,自说 在宋大观元年(1107年)因金兵侵扰中原而自福建汀州经广东迁居今三江县境。 此外,融县(今融水、融安县)“惟自宋置清远军而后,民族之来自湖南、湖 北、广东、江西、福建者日益众”(民国《融县志》),其中王、莫、覃、龙、陈、 李、佘、胡、路等姓到民国时已发展成为当地大姓。

  元代,因外地人入迁而在今柳州城区一带建立的村落有今沙塘镇的上垌村、 江湾村和今羊角山乡的阳和村,柳东镇的七里塘、龙村和黄冲,以及石碑坪镇 的一些村屯。

  明代,在柳州的驻军遵行卫所制。由于卫所制具有军户单独立籍、一人为 军全家随戍和军籍世袭等特点,一些戍守柳州的官兵则因生活所迫而就地散落 为民。这些卫所官兵来自山东、河南、江浙、两湖等地,如民国初年官至广西 督军的陈炳焜,其祖上出自江南,最初迁柳的祖上陈应曾任大理寺正卿,宪宗 时随韩雍出征岭南后定居柳州,民国中陈氏家族丁口已发展到800余人。军事 移民之外,因仕宦来柳并留居的,如江西吉水的何振海,明嘉靖朝进士,署柳 州府知府,卸任后定居柳城大埔镇,以种田、教书为生;因避难而来的如柳城 大埔镇邓氏,始迁祖邓积善嘉靖年间生于南阳,“知世将乱”,携家人辗转来到 了今柳城县大埔正邓(殿)村定居迄今;因经商而来的如三江县客家人,明末 来自广东嘉应州或福建、江西等地,“散居各市镇,善经商,博厚利,每至一地, 率多致富”(民国《三江县志》);还有因垦荒而来的。据民国《柳江县志》记载, 该县(县治设在今柳州城)“有明代迁移来县属旧一、二、三、五等都山㟖中, 专以种山为业者,族姓亦不少,均称湖广籍以自别”。明代,据《柳州市地名志》 记载建立的村(屯)有19个。民国《融县志》记载的75姓117个移民支系中, 明代迁入者共61姓61支系,占总迁入支系的52%,且“以地自湘、赣、闽、粤 为多数”。

  清代迁入柳州的外地人有增无减。乾隆年间的马平县“城厢内外,从戎贸 易者多异省人”(清·乾隆《马平县志》)。由于广西地处极边,素有“瘴疠之乡”、 “化外绝域”之称,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广西当作贬谪官吏、流放罪犯的地方。故 唐宋以来,柳州“吏其土者,或未必尽皆遣谪,而以遣谪至者居多”。清代,为 躲避战争、自然灾害等而离乡背井,最后迁居柳州的外来移民也不乏其人。今 居住在柳州一带的客家人大多是咸丰、同治年间因土客械斗等原因迁来的。有 清一代,构成柳州移民主体的还有自发性经济型移民。道光年间,永福县寨沙 圩(今属鹿寨县)居民“多自粤东来,或耕食凿饮,或服贾牵牛”,“来此或数 十年,或三世常沐太平之泽,固已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矣”(吴敬纶:《城厢建 筑粤东会馆序》)。据《柳州市地名志》不完全统计,清代外省人到今柳州城区 建村(自然屯)达到149个之多。

  除农业移民外,大量的工商业移民也于此时迁入柳州。一时之间,柳州城 成为了 “远近各埠之中心点”,“凡往来贸易者倶以柳郡为总汇”,外地工商业者 的足迹遍及于城镇和村圩。由于谋生容易,不少人便在柳州定居下来。外地移 民的渐次增多,使为联络乡谊而建的移民会馆从无到有,由少而多,时马平县 属里高圩就有湖南人和广东人所建会馆3处。

  民国时期,定居柳州的外地人无论从地域、数量都超过了历代,尤其是抗 战前后及临近解放时。20世纪30年代,在广西省政府倡导的“移民垦荒”的大背景下,广西垦殖水利试办区所属的沙塘、石碑坪、无忧3个垦区,曾专门从 人口稠密的北流、容县、岑溪等县招集移民2500余人到此垦荒,至1937年形 成大小村落12个。

  与此同时,由于得到广西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在 柳州设立了各种垦殖机构。1939年,榴江、柳江、柳城和融县4县共开设各类 垦殖公司35个。这些“多非本地人所组织”的垦殖公司采用从外地招募劳工开 荒种地、植树造林的方式经营,客观上吸引了众多移民的到来。

  柳江及其上游融江、浔江、都柳江(溶江)等沿河地带以及陆路交通所经 集镇,也聚居了一批来自湖南、江西、广东和福建等省的工商业移民。他们所 从事的手工业和服务业,有铁(铜)器制作、制鞋、制药、修理、刻字、印刷、 制皮、纸扎、制饼、厨工和理发等。到民国时,融县的木工虽然本地人较多,但 “设肆者皆湖南人”(民国《融县志》)。同时期,柳州城织布业产业工会的103 名会员则全部来自外地。粗加判断,柳州全境的外省移民中,当以湖南籍或曾 经转湖南的人士最众。

   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抗日大后方之一,柳州迎来了大 批的难民。光复后,一部分内迁难民留居此地。解放前后,归侨也是外迁入柳 居民的一部分。
苗族在城区和各县均有分布。作为主要聚居地的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民 众大多居住在县境的中部、东部和北部边远山区,遍及县境14个乡镇,而以白 云、红水、拱洞、大年、良寨、杆洞、洞头、安泰、香粉、安陲和四荣为多。苗 族在该县各民族中占据人口比例最大。三江亦是苗族居住区域,主要聚居于该 县的溶江和苗江流域的山上,但有部分村寨与侗、瑶族杂处,分布在林溪、独 峒、八江、同乐、良口等乡的40余个村寨。融安县聚居及与其他民族杂居的苗 族也不在少数。

  苗族据传源于古代的“九黎”、“三苗”,商、周时期的“南蛮”、“荆蛮”则 是“三苗”的后裔。汉代,大部分苗族聚居在今湘、鄂、川、黔毗邻地区的武 陵郡,他们与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统称为“武陵蛮”。唐、宋以后, “苗”遂从若干少数民族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民族的族称出现在 文献之中。融水苗族自称“木”、“达木”或者“达吉”,汉称“苗族”。唐宋时 期,苗族由湘、黔等省迁入广西以至柳州境内。
今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苗族,大约在北宋时期陆续从湘西和黔东的五溪 地区迁入该县:其中一支从湘西进入广西东北部,沿都柳江上到贵州省的从 江、榕江等地,后南迁到融水县境内的杆洞、洞头、良寨、大年、拱洞、红水、 白云和大浪等乡;一支由湖南进入贵州省,再由贵州省的雷山、凯里等地流迁到县境的元宝山西面和南面的贝江流域,主要分布在安泰、四荣、香粉和安陲 等乡;一支从湖南进入广西,沿融江到融水,在县城附近居住一个时期后,沿 贝江进入山区.,苗族流传的理词反映了其迁徙的一些情况:“由加海,从加哈, 沿河上江,依岭爬山,登鸠友,到鸠老,挖地遍山叫鸠友,挖山遍山到鸠老……” 一鸠友、鸠老均系贵州雷山县地名,说明苗族先民先到贵州才到融水。

  三江苗族有两支,一支是自称为“孟”的“老苗”,原住黔东南<带,因明、 清朝廷对贵州的屡次征剿,一部分“老苗”被迫迁到三江等地深山中。另一支 “草苗”称其祖先从洞庭湖迁到湖南与贵州相交地带,再经黎平县到三江县的玉 马、归美等村寨定居,现分布于林溪、独峒、八江、同乐和良口等乡(镇)的 40个村寨。苗族的姓氏有龙、贾、滚、杨、吴、伍、阳、王、罗、蓝、胡等, 老苗以贾、滚、杨姓居多,草苗以吴、龙姓居多。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 字,至今仍保有独特的民族风俗。

  多数苗族民众所操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居住在融水及三江的 部分苗人操黔东方言南部土语,,三江苗族中的“草苗”,其语言属侗壮语族侗水 语支,与另一族系“老苗”话属苗瑶语族苗语支不同,而近于侗话,与侗族可相互交流,但其传唱山歌多用 汉语,唱者略知大意,对于具体 的词则不求甚解。这是语言使 用上一种较为奇特的现象。

  苗族过去主要通过“埋岩” 进行自身的社会管理。“埋岩” 在苗语中称为“依直”,是苗族 民众民主立规的一种方式。“埋 岩”是在苗族发展史中由母系 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产生 的,作为一种本族公认的立法 形式,它主要用于解决各种社 会问题。“埋岩”有大岩、小岩 之分,小岩由一村一寨举行,大 岩则由数个、十数个甚至更多 的村寨联合举行。“埋岩”的地 点由发起倡议的“鼓社”选择吉 地举行。“埋岩”之前,主持者 陈述“埋岩”立法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向参加者提出要求,然后 各社主、寨老轮流上台表态、提 出修改补充意见,如无异议,就将长方形的岩石埋入泥中半截,杀牛祭祀,把牛血滴在石条上,并将一些牛血 掺入酒中,待主持者念毕誓词后,参与者同时把酒一饮而尽。“埋岩”时,还将 “埋岩”的时间、地点、内容编成歌词广为传唱,以便众人知悉而遵守。“埋岩” 内容涉及禁忌、禁规、社会伦理道德、婚姻、生产和战争等;规定苗寨之间互 相团结对敌,一方有事八方支援;苗寨内部不准勾生吃熟,不准偷牛盗马;山 上庄稼、林木瓜果不能乱拿等。它既是古代苗族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又是处 理苗族社会问题、有效维护苗族社会秩序而行之有效的办法。直到今天,融水 县红水、拱洞等乡的苗族群众还把开会称为“埋岩”。

  值得注意的是,三江苗族中的一支——“老苗”的社会组织是以同于侗族“款”组织的名称和形式出现的,他们的“合款”组织是地区性的政治、军事联 盟,款内各村寨要履行互相支持的义务,否则依“款”制裁。民国27年(1938 年)3月,高培乡高岜村苗族民众为反抗乡府征兵、勒索,以“款”的名义联络 高洋、归夯、八洞、吉公等寨苗、侗族群众武装抗击官府镇压,后以失败告终, 全寨老幼1000多人避难贵州,为首的几个骨干被关押,不久获保释。此事也说 明了款组织的严密性。

  培族较多地聚居在鹿寨、三江和融水三县,散居的各地都有。三江侗族自 治县的瑶族分布于老堡、洋溪、丹洲、斗江、良口、高基和同乐等乡(镇)的 山岭之中。他们分属两个族系,一为盘瑶,自称“育勉”,因妇女头上顶板为饰 而称“板瑶”,过去因无固定山场村落,每隔数年即易地开荒,故又被称为“过 山瑶”。复因姓氏有赵、郑、冯、雷、沈、包、黄、李、邓、周等十二姓,当地 人称之为“十二姓瑶”。自称其祖先唐宋时期从广东沿海一带迁入广西。一为红 瑶,自称“巴哼”,有陈、刘、凤、宛、卜、戴、蓝、沈等八姓,被称为“八姓 瑶”。因妇女着装多红色花纹,人们又称之为“花瑶”。自说其祖先迁自湘西溆 浦一带。该县盘瑶多集居在县东南部山区与龙胜县接壤地带,一些村寨则零星 分散在丹洲乡和良口乡西南角与融水县白云山交界处,少数散杂在同乐乡草苗 村寨中。另高基乡的东南角有个别村寨住有红瑶。两支瑶民长期互不通婚,语 言也不通。

  融水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同练 瑶族乡,其余散居在杆洞、滚贝、 洞头、白云、安陲、大浪、良寨 等乡(镇)。在鹿寨县,瑶族聚居 于拉沟、黄冕、寨沙、龙江和平 山等乡(镇)的部分村屯,其族 系属瑶族中的盘瑶,与金秀瑶族 自治县、荔浦县的盘瑶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融安县的瑶族主要 聚居在板榄乡官昔村,其余散居瑶族在隋唐时被称为“莫徭”,归入我国南方蛮族之列,其名之得大约与不 承担徭赋相关。元以后被蔑称为“摇”、“蛮摇”,民国时期仍有此称。解放后 改为“傜”,后统称为“瑶”。其自称有28种,以“吉门”、“育绵”为多。或称 “布努”、“炳多优”、“格劳”、“拉珈”等,与其不同族系所操常用语言不同有关; 他称有30多种,如盘瑶、山子瑶、花篮瑶、茶山瑶、过山瑶、板瑶、红瑶和坳 瑶等。其先民为长沙一武陵蛮或五溪蛮的一部分,最初居住在长沙郡、武陵郡, 即湖南境内的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元明时期,瑶族大量 迁入两广腹地.两广在明代已发展成为瑶族居住的主要区域。明代以后,由于 受到官府镇压,近柳州城一带的瑶族等被迫迁往边远山区或外地。

  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从两广迁到贵州和云南南部地区。明、清时期的史 籍,较多地反映了柳州的瑶族情况。清代乾隆《马平县志》称县城之外“百里 则有摇”。当时的瑶族民众梳椎形的发髻,光着脚;穿黑黄色的粗布衣服,上面 有色彩斑斓的花纹;采来竹、木用绳串连成竹篱,上面覆盖茅草搭成房屋;以 自种禾、黍、粟、豆、山芋等杂粮为主食,有时也到山里打猎。瑞人善于负重 攀登,“履险如飞”;喜爱音乐,乐器有铙、鼓、胡、芦笙、竹笛等,演奏时各种 乐器的声音在打击竹筒形成的节拍下齐声鸣响。鼓形象腰鼓,鼓腔很长,上窄下宽。

  他们信奉“都贝大王”,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男女分别排列成行, 手拉手,围成圈跳舞,称为“踏”。他们民风纯厚,有客人到家里,不管认识与 否,均酒肉款待,毫不吝啬。当时,部分瑶人有“户口版籍”,亦有与柳州汉人、 壮人杂居或通婚的。住在边远山区的瑶人则很少与外人来往。

  瑶族过去通过“石牌”制对族众进行管理,保有较为独特的民族风俗。在 使用语言方面,不同族系的瑶族存有异同:居住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同乐、良 口、老堡和洋溪,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同练、白云的红瑶,以及从大瑶山区迁入 境内居住的花篮瑶,所操的“炯耐”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盘瑶、坳 瑶、山子瑶操“勉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茶山瑶操“拉珈语”,属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仫佬族是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境内。自称 “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姥(母老)”,解放后统一称 仫佬族。仫佬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宋以前被纳入古代僚族的泛称之中。元明 以后,外省汉人大量入迁广西罗城等县,与土著的仫佬族先民通婚融合,发展 了仫佬族族群。柳州的仫佬族主要聚居在原郊区羊角山乡阳和村和柳城县古砦 仫佬族乡的的上富、罗垌和大岩峒等村,在柳江县则主要分布在里雍、土博两镇,城区和其他县均有散居。羊角山乡阳和村仫佬族以龙、谢、覃三姓为主,其 中龙姓人最多,占该村仫佬族的半数以上,村民称其祖上系从湖南经罗城来到 阳和,到此已有200多年。

  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过去依靠“冬”组织进行族内 管理,固有风俗亦较独特,但居住在柳州境内的仫佬族民众的生产、生活习惯 已较多同化于汉、壮等民族。

  回族是境外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进入中国后,与当地汉、蒙古、维 吾尔等民族通婚后形成发展的一个新兴民族。元代已有回族人来到柳州。《柳州 府志》记载:“柳州路……元制以蒙古人为达鲁花赤……其知州、知县以汉人为 之,而章印掌于达鲁花赤,其同知则以回回人为之。”明末清初以来,已有马. 火、翁、海、白、章、田、以、麻、傅、唐、欧阳、刘等姓的回族人在柳定居。 据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的考证,回族人较多迁居柳州,有史可考的当始于康 熙年间,且与马雄驻镇柳州有关。

  回族人马雄,陕西固原人,顺治十八年(1661 年)任广西提督,康熙元年( 1662年)随提督署由南宁移驻柳州。马雄在柳期 间为回民做了 3件大事:倡议集资修建城内清真寺;为柳州回民创建公共墓地 (在今城区窑埠村雄狮岩一带);聘请经师到柳讲学。从中可知,此时回族定居 柳州已有一定规模,其中有不少回民就是跟随马雄驻镇柳州时迁来的西北回民。 除柳州的清真寺外,鹿寨县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先后在县城和黄冕各建有清真寺1座。清末到民国年间,又有回族从广东、 梧州、桂林等地陆续来柳。

  本地回族通用汉语文,日常讲柳州话,信仰伊斯兰教,有较为独特的服饰、 饮食、节日、婚育和丧葬等习俗,并借助于教义和教会组织对族众进行管理。

  境内还有水、土家、满等民族。形成于元明时期的水族,在境内主要分布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滚贝侗族乡朱砂村和同练瑶族乡的英洞村。其祖先迁自贵州 荔波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还聚居有人数不多的土家族。满族在柳州少数民族中 亦占到一定比例。


柳州论坛,为柳州人提供相关资讯的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24 , Processed in 0.53029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